智慧城市讓生活更美好
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,“推進新型城市建設”“建設宜居、創新、智慧、綠色、人文、韌性城市”。
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、整合信息資源、統籌業務應用系統,加強城市規劃、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。小到衣食住行,大到決策運行,城市有多“聰明”,人們的生活就有多便利。
實踐充分證明,一個能看、能用、能思考的智慧城市運行和指揮中樞,既連接起經濟、生態、交通、公共安全、城市治理等信息數據,也能打通司法、安監、消防、環保等業務系統,方便了人們的生活,提升了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。
城市是人們工作生活的棲息地,也是展示發展成果的全景圖。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“推進新型城市建設”,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“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,推行城市樓宇、公共空間、地下管網等‘一張圖’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。”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發展要求,不僅包括更前沿技術、更先進設備的投入,讓城市更智慧更聰明,也意味著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,更精準高效滿足群眾需求。
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之時,也必須冷靜思考、周密部署。一段時間里,受到極端自然災害的影響,有的城市遭受不小考驗。當基礎設施供應不足或者受到損壞時,移動支付無法使用,新能源設備應對不足,數字生活容易“寸步難行”。這無疑是一種啟示:既要關注城市“中樞大腦”的建設,也要留意“神經末梢”的需求;不僅要有技術進步的“面子”,更要有民生保障的“里子”,這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應有之義。
一座能感知、會思考、可進化、有溫度的智慧城市,必然是能為居民提供主動、精準、智能、高效服務的城市。立足科技進步,兼以人文關懷,智慧城市必將讓生活更美好。
2022年6月14日 16:30
?瀏覽量:0